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专家学者齐聚我校“罗山论坛2025” 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献智献策


发布时间: 2025-10-17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强调的“保护好黄河和贺兰山、六盘山、罗山的生态环境,是宁夏谋划改革发展的基准线”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罗山区位优势,衔接国家“十四五”能源收官目标与“十五五规划前瞻布局,推动清洁能源技术转化与低碳发展模式创新。10月17日,“罗山论坛2025”在我校盛大启幕。

  论坛邀请到六盘山实验室主任马玉山,中国科学院院士、半导体物理和器件专家褚君浩(线上报告),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宁夏区委会主委王春秀,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二级巡视员赵文象,上海市二级教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代元军、国家能源集团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一级业务总监,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可再生能源与碳中和建筑专委会主任委员秦文军、西安交通大学科研院副处长教授曹晓宇、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化工机械研究所所长,二级教授张早校、西北大学教授吴乐、银川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杨涛、吴忠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王小军、吴忠市红寺堡区发改局副局长滕国军、罗山生态保护区负责人苏醒、吉安鑫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符宏军等众多领域内权威专家出席,为论坛带来前沿观点与深度洞察。

  校长白克义在致辞中表示,值此学校建校20周年校庆之际,举办“罗山论坛2025”是对校庆的深情献礼,更是对学术理想的执着追求。他强调,学校始终扎根宁夏、服务地方,未来将以宁夏低碳能源战略为导向,优化学科布局,聚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智能电网等新兴领域,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与区内能源企业共建实验室、共设研发中心、共育创新团队,努力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区域发展新动能。“罗山论坛是一座桥梁,连接着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更是一粒种子,播撒在青年学子心田,激发他们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理想信念。”白克义校长说道。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二级巡视员赵文象代表宁夏科协,向论坛的召开和我校20周年校庆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宁夏正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全面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将低碳能源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的核心引擎。我校作为宁夏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和重点产业人才培养主阵地,在“科创中国·宁夏行动”中与宁夏科协良性互动,为宁夏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助力。希望罗山论坛持续汇聚高端智力资源,进一步打造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的“加速器”与“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纽带”,以更实举措、更优平台,为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注入强劲动能、贡献关键力量。

  论坛期间举行了多项重要仪式:学校副校长景天时宣读第二批“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名单;副校长王亮为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产学研实习基地授牌;常务副校长刘雄飞宣读第二批宁夏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成员名单并颁发证书;银川市科技局副局长杨涛与常务副校长刘雄飞进行签约;还进行了“国家西部能源研究院宁夏新能源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授牌仪式,以及风能太阳能高效利用工程技术中心启动仪式。

  六盘山实验室主任马玉山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探索”展开分享,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政策支撑,从科技创新引领、产学研深度融合、六盘山实验室实践三大维度系统阐述。他提出“教育是基石,人才是根本,科技是纽带”的核心理念,强调科技创新需深度融合产业创新,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要精准对接市场需求;产学研融合需聚焦人才协同,以项目为纽带,依靠技术带头人及技术经理人推动,并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六盘山实验室通过柔性引才、校地合作、平台建设(ETC、ATC、VTC三大中心)、机制创新及文化培育,打造“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实践样板,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可落地的区域方案。

  褚君浩院士围绕“太阳能技术发展与双碳目标”,从能源与环境问题、太阳能利用技术发展、科技创新目标三方面展开阐述。他指出,全球可持续发展受化石能源储量有限和环境压力的双重挑战,太阳能资源丰富且低碳技术(减碳、无碳、去碳)是应对关键;太阳能利用技术涵盖光伏、光热等领域,其中钙钛矿电池效率提升快但稳定性待突破,高效多结太阳能电池通过不同PN结吸收不同波长光提高效率,此外光变热、制氢等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且与智能能源系统深度融合,推广上需因地制宜;科技创新目标是到2050年让光伏成为中国第一可再生电力来源,同时拓展“光伏+”在制氢、5G通信等多领域的应用。

  罗山论坛2025的成功举办,为清洁能源与低碳转型领域搭建了高水平交流平台。论坛汇聚多领域专家学者,围绕清洁能源技术创新、低碳转型路径优化、产业协同发展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既分享了前沿研究成果,也剖析了行业实践中的痛点难点。通过主题报告、与专家面对面等形式,参会者凝聚了 “以技术突破夯实清洁能源基础,以系统思维推动低碳转型落地”的共识,为政策制定、产业布局和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参考。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推动绿色发展,转化论坛成果,持续深耕清洁能源领域,为宁夏乃至全国的绿色低碳转型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更多创新成果。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杨廷奇 刘洋/文 孟海琴 王仕玮 杨瑞峰/图

 
  • 学校微信

  • 学校微博

  • 学校抖音

联系方式

学校地址:宁夏银川市西夏区金波北街培华路1号
联系电话:0951-5181666

邮编:750001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10/22 17:5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