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4周年,恰逢学校建校20周年。为进一步激发全校师生爱党、爱国、爱校的热情,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扎实推动学校全面建设高质量发展,学校组织开展以“百年奋斗波澜壮阔 廿载芳华再启新程”为主题的党建系列活动。
今日起,学校公众号特开设“基层党建巡礼”专栏,推介学校各基层党组织近年来的发展成绩和经验做法,激励全校师生员工以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奋发有为的实际行动,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学校第三直属党支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密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精心构建“政治引领、作风严实、业务融合、安全托底”的全链条党建工作体系,全力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保障。支部下辖5个党小组,覆盖学生工作处、财务处、校团委、招生办公室以及公益学院等5个职能部门,现有党员34名,成功打造了“理论学习-师德建设-育人实践-服务保障”一体化工作格局。
1.分层分类学习,强化理论武装。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紧密结合廉政建设、思政教育、校园安全等业务需求开展专题党课,确保理论学习与学校中心工作精准契合。深入推进“三进”工作,引导党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专家赋能学习,提升学习实效。支部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积极邀请全国时代楷模曲建武、自治区党校、北方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等专家开展讲座 20 余次,内容广泛覆盖师德师风、思政教育等多个领域。支部党员积极响应,撰写学习心得 28 篇,成功立项自治区级教改、科研项目各1项,有效形成“理论-实践-成果”的良性闭环,切实提升党员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
3.创新载体学习,辐射青年群体。组建 28 个青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小组”,积极开展宣讲进班级、进宿舍等活动,不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这些活动在青年学生中引发热烈反响,掀起了学党史、用党史的热潮,让党的创新理论在青年群体中落地生根。
1.筑牢廉政防线。针对招生、财务等关键领域,支部强化“红七条”师德底线教育,在奖助学金评定等关键环节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工作人员廉洁从业,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
2.以问题为导向促整改。通过党员群众座谈会,支部深入梳理学生管理中的痛点问题,建立起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及时化解校园安全隐患。以务实的工作作风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保障。
1.创新思政教育模式。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实施“五个一”新生工程,即“开学第一课”“新生与大咖面对面”、专业研学、红色游学、思政课进军训。通过这些创新举措,推动思政教育深入人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加强心理健康护航。构建“四位一体”心理育人体系,与宁夏宁安医院共建心理健康服务合作单位。近3年累计开展心理咨询1030人次,危机干预63例,实现心理安全“零事故”,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3.实现就业创业突破。创新“434就业工作模式”,建立宁夏首家“AI求职实验室”,通过“教-赛-练”融合培养模式,近几年来本科就业率逐年稳步提升。学校连续三年获评 “自治区就业先进单位”,2025年荣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全国高校优秀组织奖”。在全国大学生创新大赛中,斩获国家级铜奖6项,区级金奖12项,区级银奖21项,铜奖41项,充分展现了学校在就业创业教育方面的卓越成效。
4.开展暖心资助育人。完善“奖、助、贷、勤、补”学生资助体系,通过精准摸排、家访等举措,切实帮扶困难学生。近三年累计发放奖助学金5200余万元,帮扶困难学生 1.6 万人次,赢得了家长的广泛赞誉,让学生在资助中感受到关爱与温暖。
5.夯实国防教育基础。通过军事训练、征兵宣传等活动强化爱国主义教育,近3年成功输送入伍207人,学校获评“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为国防事业贡献力量。
6.筑牢安全防线。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定期开展应急演练等举措,全方位筑牢校园安全防护网。公众号年均推送安全推文 500 余篇,及时向师生传递安全知识与信息。
通过持续优化组织结构、强化党员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进一步增强,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不断转化为推动学生工作提质增效的强大动力,不断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红色力量。
融媒体中心
学校微信
学校微博
学校抖音
版权所有:银川科技学院 宁ICP备0900048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502000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