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第四届“科创中国”·宁夏·银川科技学院黄大年科技创新论坛在我校顺利举办。本次论坛以“传承教育家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推动科技创新发展”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汇聚多方智慧,共同探讨教育与科技协同创新的发展路径。
本次论坛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和行业精英齐聚一堂。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黄大年纪念馆副馆长于平,西安交通大学二级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张早校,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硕士,硕士生导师、教授张杰敏,集美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高级实验师关天敏,中共宁夏区委党校决策咨询部副教授龙生平等多位重量级嘉宾受邀出席,为论坛带来了精彩的学术分享与思想碰撞。学校校领导任昱、白克义、吴红军、刘雄飞、景天时及师生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
论坛开幕式上,银川市朗诵艺术家协会、宁夏作协朗诵艺术学会副主席牛旭深情演绎了朗诵作品《追寻心中的光芒——致敬黄大年》,带领观众在文字中感受黄大年先生"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精神力量。
副校长景天时在致辞中表示,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关键,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希望通过此次论坛,进一步推动教育家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的传承,为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学校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任昱宣读了关于成立《“数算电”协同创新中心委员会》的通知,这标志着学校在数算电协同创新领域踏出坚实有力的新步伐。
科研创新作为高校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科学普及则宛如连接学术与社会的关键桥梁。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刘雄飞宣读了《银川科技学院科研团队负责人名单》以及《银川科技学院科普团队成员名单》,为学校科研与科普工作的有序推进筑牢了人才根基。
学校的长远发展离不开学界与业界的鼎力支持。为此,学校党委书记吴红军为西安交通大学二级教授张早校、集美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高级实验师关天敏颁发客座教授聘书,期望借助知名高校高端人才的智慧,拓宽学校学术视野,提升整体学术水平。
科普事业的前行,离不开优秀导师的引领。论坛上,数算电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委员张杰敏教授为我校首批科普导师颁发证书,这些导师将凭借自身丰富的经验与专业知识,为科普之路照亮方向,推动学校科普工作迈向新高度。
我校与西夏区文萃小学、银川市中关村中学签订科学教育实验区合作框架协议,为基础科学教育的协同发展搭建重要平台。与此同时,我校与宁夏科德数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国科综合检验监测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紧密结合,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与就业机会。
在“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与协同创新”的主题访谈环节中,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于平、西安交通大学二级教授张早校、中共宁夏区委党校决策咨询部副教授龙生平与宁夏广播电视台黄河云视主持人宣雨彤,就如何传承和弘扬黄大年先生的爱国情怀与科研精神展开了深入交流。嘉宾们一致认为,教育家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核心动力,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张凤在闭幕致辞中讲到,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学校在科技创新领域迈出了坚实一步。学校将继续以黄大年精神为指引,推动教育与科技深度融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此次论坛不仅为学术界和产业界搭建了重要的交流平台,也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学校将充分发挥应用型高校的特色优势,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持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建设成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智力高地和创新引擎,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杨廷奇/文 李阳 王帅 王斯申等/图
学校微信
学校微博
学校抖音
版权所有:银川科技学院 宁ICP备0900048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502000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