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数字化深度交融、加速演进的时代浪潮中,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瞻性的创新思维、突破性的应用模式,成为驱动各领域创新变革、重塑社会发展格局的核心引擎,同时也深刻重塑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教育生态,为发挥高校育人使命,推动高校数字化服务向社会基层延伸。5月12日下午,在银川市西夏区委和政协的协调推动下,学校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师生前往镇北堡人民政府开展“我AI科普·助力乡村振兴”活动暨Deepseek政务工作应用培训会。此次活动特邀银川市西夏区政协委员、学校外聘教师马晓云,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教师张峻通担任主讲嘉宾,该二级学院团总支书记孔令辉、教师代表钟尚及11名学生志愿者陪同前往,镇北堡70余名镇村干部参加。
此次活动在西夏区委、政协及镇政府大力支持下开展,聚焦村镇干部的实际需求,致力于引入前沿科技理念和实用技术,提升乡镇办公智能化水平。培训围绕DeepSeek、村镇工作数字化转型等内容展开。培训会上,马晓云作了题为《DeepSeek技术与镇村治理的智慧转型》的报告,他结合自身曾在宁夏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经历,回顾了镇北堡的发展轨迹,让干部们深刻体会到科技变革对于乡镇发展的重要性。接着深入浅出的讲解人工智能知识体系,从基础概念到核心技术,再到分类对比、算法剖析,让干部们对人工智能有了全面且深入的理解。他还通过列举大量实际案例,涵盖智能制造、医疗健康、金融服务等多个行业,让干部们切实感受到人工智能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和巨大潜力。同时,他秉持辩证思维,客观地探讨了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挑战和就业结构变革影响,引导干部们以全面、理性的视角看待这一技术,在积极拥抱技术变革的同时,提前思考应对策略,确保兴泾镇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稳健前行。在阐述AI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时,马晓云基于干部学习三步法,详细剖析乡镇村传统工作痛点以及AI赋能后的成效,强调AI作为“智能工具箱”在推动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中的关键作用,鼓励干部们积极运用AI技术为镇北堡影视城、漫葡小镇等旅游业、乡村振兴添砖加瓦,让村干部从“跑断腿”变“动动嘴”,让乡村振兴插上数字翅膀,实现“一屏观全村,一网管全域”的目标,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全新活力。
张峻通作了题为《聚焦AI应用,助力乡镇数字化转型》的报告,他在乡镇数字化转型与AI应用推广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和见解。他围绕乡镇工作实际状况展开,详细分析了当前乡镇工作中存在的诸多痛点,如纸质文件处理效率低下、政策咨询解答不及时、巡查工作存在诸多漏洞等问题,让乡镇干部们对自身工作困境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着重介绍了AI技术在乡镇工作中的应用,以DeepSeek为例,深入讲解其功能特性、应用场景以及使用技巧。在文档自动化生成方面,他详细阐述了不同任务类型下的模型选择、提示语设计策略,帮助干部们更好地利用AI提升工作效率。还介绍了视频监控与智能巡查、政策问答机器人、工作总结自动化等多个应用场景,展示了AI技术在提升乡镇治理水平、优化公共服务方面的巨大潜力。在数字化工具与应用板块,他介绍了数字模拟人等工具在应急演练和培训中的应用,为乡镇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他对乡镇数字化转型的展望,激励着乡镇干部积极拥抱新技术,为实现乡村振兴而努力。
培训进入实操环节,11名大学生科普志愿者利用自身专业优势,与村镇干部们进行了一对一相互探讨、相互学习,双方围绕技术应用实践畅所欲言,分享各自的见解与经验。针对DeepSeek等智能软件的安装流程,志愿者们阐述了操作流程,还对其中涉及的技术原理进行了说明。在干部们进行实际操作时,志愿者们对于干部们在安装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无论是软件兼容性问题,还是操作指令错误等,都耐心地进行了解答,并通过现场演示、模拟操作等方式进行指导,确保干部们能够熟练掌握安装技巧。在软件注册环节,详细解释了注册过程中涉及的隐私条款、账号安全等重要事项,帮助干部们顺利完成注册,为后续使用智能软件开展工作筑牢根基。干部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培训,他们对AI技术有了全新的认识,也看到了AI为乡村振兴带来的广阔前景,同时也感谢师生团队的专业培训。
在国家大力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引领各领域蓬勃发展的时代浪潮中,这一活动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发挥大学生新时代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作用,激励广大青年大学生以推动科技赋能乡村,助力国家发展振兴为己任,将课本所学知识和前沿的科技理念和创新思维带到乡村,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智力。未来,学校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团总支将勇于创新,全力整合各方资源,不断发展壮大AI 科普志愿服务队,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鼓励更多青年大学生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贡献高校力量。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孔令辉/文 王帅 闫嘉怡/图
学校微信
学校微博
学校抖音
版权所有:银川科技学院 宁ICP备0900048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502000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