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学:
你好!
这个寒假终将难忘,突如而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人心,举国上下,齐心协力,共同战“疫”。疫情打乱了我们正常的生活节奏,出于疫情防控需要,我们不得不宅在家中,而且可能还要继续宅一段时间。学校在第一时间启动了疫情防控工作,校领导和教务处无时不牵挂着同学们,希望大家在这严峻的时刻,严格遵守防控疫情各项政策要求,做好自我防护工作,确保身体健康。白衣天使的战场在病房,我们的主战场就在课堂。
同学们,新学期原定开学时间临近,大家一定有不少疑问,什么时候能返校?新学期的课程怎么学?毕业综合训练怎么做等等。为解开这些疑问,教务处特将大家关注的若干问题做如下告知:
一、开学时间
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和自治区教育厅要求,我校原定报到时间(2月29日)将可能延迟,具体开学时间等待另行通知。请大家在接到学校正式开学通知前务必不要提前返校。
二、学习准备
为最大程度降低延期开学对新学期教学工作的影响,学校按照教育部和自治区教育厅“一校一策,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指导意见,第一时间研究制定了疫情防控期间的线上教学工作方案,目前已基本完成教学数据导入、课程资源准备等线上教学平台的搭建工作,老师们这段时间都在积极参加各种线上培训,忙于网上建课,同学们可在3月2日通过线上教学平台按预定课表学习新学期课程。
学校的线上教学平台主要采用“中国大学MOOC网”“名华在线”等优质网络教学平台,教师会采用云班课、雨课堂、慕课堂、腾讯课堂、腾讯会议、钉钉、QQ群、微信等各种适宜的在线学习与交互软件开展线上教学与辅导。教务处将于2月26日在公布下学期课表,包含课程名称、授课时间、授课教师、使用教学平台或APP名称,请同学们在2月28日之前,准备电脑或者智能手机,在家中找安静有网络的环境登陆各平台或对应软件的网址(见附件),及时下载安装对应APP,并以学校、姓名、学号、手机号码等平台要求的内容进行注册登录,提前熟悉平台功能,完成在线学习准备。
三、学习方式
(一)2017-2019级理论课
本学期疫情防控期间,理论课程原则上实行线上教学,老师们将以MOOC授课、录播授课、研讨授课、直播授课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思政课、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全校性公共基础课大多会采用大班线上统一学习、小班辅导方式进行;专业课会根据课程性质采用自然教学班授课,请同学们在做好线上学习的同时,积极参与在线讨论、师生互动等活动,及时完成并递交作业,你的线上学习轨迹将是成绩形成性评价的主要依据,将以一定比例计入总成绩。
(二)2017-2019级实践课程
本学期疫情防控期间,部分有条件的实验、实训课教师会选择“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平台/实验空间”(网址:http://www.ilab-x.com/)上的优质虚拟仿真实验课程资源或者其它资源开展实践教学。无法实施线上教学的内容会有所延迟;在疫情解除前,各种实习实训活动均推迟或取消,毕业实习未完成的不再进行,以已经进行的实习计算成绩,未经学校、学院批准,请同学们不要自行前往实习。
(三)学科竞赛与创新创业
疫情防控期间各专业学科竞赛、大创项目等创新实践活动,取消各种集中培训,大家可在老师的在线指导下开展线上交流探讨。
(四)2016级毕业综合训练
2016级毕业综合训练正常进行,指导教师会根据实际情况对选题或内容作适当调整,并通过微信、QQ、电话、钉钉等方式进行远程指导。艺传学院的毕业作品展改为网上展示。
四、时间安排
2月26日前后,老师们将陆续完成中国大学MOOC网、名华在线等平台上的课程准备与建设,同学可尝试通过相应的网址(见附件)和对应的APP登录寻找自己的课程网络教学空间(虚拟教室),查看课程信息、教学要求及其它信息。
2月28日,辅导员将会在班级群内下发下学期线上教学课程表,同学们及时核对课表信息,并根据任课教师选定的线上授课方式进入相应的教学平台,下载教学软件,进入或加入线上教学班,了解教学信息和要求,为开展学习做好准备。
3月2日起,开始为期一周(至3月7日)的试运行。线上教学试运行间如有共性问题,可通过授课教师或所在学院及时告知教务处。
3月9日起,开始新学期第一周线上教学工作,直至疫情防控期结束,待大家返校后实现与线下教学方式的有序转换与对接,按计划全面完成2020春季学期理论课教学任务。
五、其他教学事务安排
原定于学期初开展的缓考、补考、重考、休复学及其他学籍异动等工作相应顺延,具体时间待正式开学后再通知。
六、线上学习信息安全
学校所有与线上教学相关事宜均会通过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和所在二级学院等发送相关通知,对不能确定的信息,请保持冷静,及时与所在学院教学秘书或辅导员老师核实。
七、线上学习服务工作
线上教学是特殊时期的一项应急措施,目前全国各高校均采
用了线上教学,造成部分网络学习平台访问量暴增,登陆或互动不畅等问题;任课教师寒假一直在认真准备线上教学,但由于时间紧、任务重,部分老师可能还不太熟悉这种授课方式,请同学们多给平台和教师理解、包容、支持。平台技术人员和老师,一定会力争在第一时间解决相关问题。
家里的学习环境和学校课堂相比,难免存在氛围差异,希望同学们能自觉调整作息时间,积极主动进入学习状态。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请主动与任课教师、辅导员通过QQ、微信、电子邮箱等方式保持沟通交流。也可联系学校教务处老师(QQ群号及二维码见附件),我们会加班加点及时反馈与解决。
相信只要我们全体师生携起手来,共克时艰,用饱满的精神面貌和崭新的学习方式迎接挑战,一定会在新学期取得新收获。我们期待战胜疫情之日和大家重聚校园!
教务处
2020年2月23日
附件提取链接:https://pan.baidu.com/share/init?surl=Ag3dLubAlFLFH9DIg1bygg
提取码:98d7
学校微信
学校微博
学校抖音
版权所有:银川科技学院 宁ICP备0900048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502000132号